显示标签为“iGoogl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iGoogl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7年8月31日星期五

iGoogle的Gadget-to-Gadget通信功能

iGoogle Gadgets现在不仅可以单个提供信息,而且你可以允许在同一个页的iGoogle Gadgets(即以前的Google个性化主页网页模块)之间进行通信。对于开发者,Google将其称之为"PubSub" (publish-subscribe)框架。不过由于这是一项测试功能,目前尚未有太多的iGoogle Gadgets包含这项特性。

“PubSub允许同一页的多个Gadgets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换句话说,你可以利用此构建一个可进行相互通信的Gadgets模组。这对编写Gadgets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和策略。信息不再受限于单一的一个Gadget中,相反,你可以将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提供给多个Gadgets,使他们之间可进行相互通信,描绘出一幅更大的产品图画。Gadgets现在有能力与网络用户信息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iGoogle PubSub

一个样例Tab展示了这是如何工作的,你在一个Tab中需要至少两个可用于通信的互动Gadgets。比如你可以安排一个包含搜索框的Gadget,以及另外一个用于展示不同来源的搜索结果的Gadget(如图)。或者另外一个Gadget用于收集事件信息(新邮件、新事件、突发新闻等),并巧妙地将他们基于你的参数设置进行组织。

“PubSub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供在iGoogle上的发布者Gadget与订阅者Gadget之间进行通信。只是目前会受到发布者Gadget和订阅者Gadget需要在同一Tab中的这一限制。(via GOS)”

可以设想到利用PubSub,iGoogle Gadget的开发者可以写出什么有趣的Gadget模组。我发现Google似乎正在逐步引导着开发者和用户走向Eric Schmidt所设想的那个Web 3.0时代,iGoogle Gadgets之间越来越开发,信息的碎片化特性逐步增强,Google正在尝试为用户提供一套组织碎片化应用的解决方案,并且在为了让用户接受而努力。

2007年7月25日星期三

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

早前幻灭介绍过的,这一Google台湾工程研究所为台湾的Google用户特别定制的iGoogle 台湾版,目前已应用于为香港用户定制的iGoogle中。如图,香港/台湾 特别版的默认首页中基本涵盖了Google的主要的在线服务,可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Google 在线服务的导航页了。并且由于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大量使用了混合Gadget(这个Gadget我记得好像不是官方开发的,这个Gadget的作者算是赚翻了......)来整合iGoogle上已有的,Google为其在线服务开发的Gadgets。所以基本上在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的首页你已经可以使用很多常见的Google 在线服务。

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iGoogle for Hong Kong/Taiwan Special Edition)

这些混合Gadget中包含的Google在线服务包括:

  • 不同来源、分类的新闻块
  • 搜索趋势
  • Gmail
  • Google 日历
  • Picasa 网络相册
  • 一个Google 翻译工具
  • 一个汇率兑换工具
  • 一个可用于作为To-Do List的"便利贴" Gadget,这个Gadget不需要登录就能使用(只要你的浏览器支持cookies)
  • 一个类似Google 韩国首页的悬停动画,链接到Google的工具和产品(如:Google 工具栏、Google桌面、Blogger等)
  • 顶部有一个电子日历

Sergery Brin表示,“我们认为(这个新的设计)将变得更加适合于当地文化和他们的内容联系,还有他们的宽带链接”(via Philipp)。不过我看到的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和iGoogle 普通版的区别不过在于,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默认添加了一些Google定制的混合Gadget,以及将边框的颜色进行了重新调配。除此之外毫无差异。看来Google 中国的本地化团队可以偷着乐了,因为事实证明Google的本地化团队似乎都不怎么呀。

不过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从默认搭配的Gadgets的角度来看,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能很有效地引导Google的新用户使用Google的一些广受赞誉的在线服务。要知道,即使是今天,中国的网民中不知道Google是什么的仍然不在少数,而只知道Google是个搜索引擎的,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Google用户比例。所以要是Google 中国团队能引入这一iGoogle 香港/台湾 特别版倒是一个好事,能为向中国的Google用户推广Google省下很大的力气,并且我相信效果也会很不错的。

2007年6月20日星期三

iGoogle英文版增加Share Tab(共享标签)功能

iGoogle Tab Rename,Share(iGoogle标签重命名、共享)

如图,自昨日iGoogle英文版在标签旁增加一个下拉图标,点击后可在下拉菜单中进行重命名和删除标签两个操作后,今日iGoogle的这一标签的下拉菜单中有新增了一个功能--Share this tab(与朋友共享这个标签)。

点击"Share this tab"后在出现的弹出窗口中填写收件人和邮件正文后即可发送。点击收到的右键中的链接即可打开一个向iGoogle中添加Tab(标签)的页面,在此页面中选择你想要添加在这个Tab(标签)中的Gadgets(小工具)后即可将这个Tab×标签)添加到iGoogle中(如图)。如果有两个名字相同的Tab(标签),iGoogle中将新增一个同名Tab(标签)。

Add Share Tab to iGoogle(添加共享标签到iGoogle)

相比起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adget(小工具)共享功能,Tab(标签)共享功能无疑更加方便于多个Tab的共享,而且这对于帮助新用户使用iGoogle也有很大帮助,可以直接借用老用户的现有Gadgets(小工具)资源,免除了一个挑选Gadgets(小工具)的上手过程。相信这将会加强iGoogle发布时提及的社区特性,使用户之间更多互动和共享。

2007年5月1日星期二

用iGoogle(Google 个性化主页)创建个性化Gadget

Google今日宣布Google 个性化主页有了一个新名字:iGoogle。你现在打开Google的个性化主页时可以看到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Logo变成了iGoogle的图案(如图)。

Philipp对此专门写了一篇关于Google个性化产品的讨论会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探知Google此次更名表达了Google对个性化的重视,Google未来的个性化策略将由三大模块组成,分别是个性化搜索(如Google 桌面搜索,网页历史)、传统搜索推送搜索(如搜索建议,iGoogle/个性化主页)。

此外Google在更名的同时还为Google 个性化主页新增了一个功能:创建个性化Gadget,以使iGoogle的自定义性更加强以及更加个性化。使用Gadget Maker(小工具制作工具)不需要任何编程知识,Gadget Maker由以前7个组件组成。

友情提示:要使用Gadget Maker创建个性化Gadget需要将"偏好设置"中的"界面语言"设置为"英语"。

此外Google还将发布一个名为"My Community"(我的社区)的服务,通过这个服务,如果你的Gmail联系人创建了Gadget,你可以在"My Community"中看到他们创建的Gadget。这或许将成为一种朋友间保持联系,互相了解的新方式(via GOS)。

另外,对于中国用户而言还有一项激动人心的更新,iGoogle(Google 个性化主页) 中文版支持更换主题皮肤功能了。而且和iGoogle 英文版一样,iGoogle 中文版的更换主题皮肤功能支持通过输入位置(您的城市,省/直辖市/自治区或邮政编码)来使这一主题对应你所在地区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包括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而动态变化。

不过我猜想Google可能将推出iGoogle的计划前置了不少,原因嘛,自然是为了弥补4天前犯下的弥天大错--丢失大量用户的设置了。

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

Google 个性化主页新增Seasonal Scape主题皮肤

Google今天新增加了一款主题皮肤:Seasonal Scape。从Seasonal可以想象得到,这款主题皮肤分为春夏秋冬四套。因为现在是4月份,所以目前的Seasonal Scape是春季版。

经过JasonIT一番挖蛋后发现Seasonal Scape总共有12款界面外加一款彩蛋。虽然这款主题皮肤挺特别的,不过我在想经过昨天的Google 个性化主页设置丢失这一事件后还有多少人敢更换主题皮肤。

springscape 6am

springscape 8am

springscape 10am

springscape noon

springscape 2pm

springscape 4pm

springscape 6pm

springscape 8pm

springscape 10pm

springscape midnight

springscape 2am

springscape 3.14am

springscape 4am

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Google 个性化主页丢失大量用户设置(Update:大部分丢失设置的用户的设置已恢复)

虽然Google的服务不时会有一些小Bug(比如Gmail一直处于Loading状态),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今天发生的这一故障让我不再对这一结论如此肯定了。今天大量Google 个性化主页用户的用户反映Google 个性化主页上定制的Gadget和Tab等设置都丢失了。

Google很快就在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roup中发出声明,并帮助部分用户还原了一些旧的设置。Google要提醒大家:从现在开始尽量不要去修改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Theme(via JasonIT)。

从Google的声明来看似乎这次故障是由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Theme功能导致的。不过我很疑惑的是为何Google只能帮部分用户恢复旧的设置,难道Google对于数据的备份做得如此不足?这让我很担心万一我的Gmail、Blogger等服务发生故障后Google能否为我恢复数据。

不过今天还是有一些关于Google的好消息的,Google Maps今天刚刚完成了一系列的更新,根据Googlemapsmania的统计,这次更新的国家或地区包括了台湾、俄罗斯、土耳其、泰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立陶宛、希腊在内。其中有些国家完善了道路/街道的细节(比如希腊),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比如台湾、泰国、土耳其)则是新加上了道路/街道信息。根据经验,Google不久后也会将这些地图信息更新上Google Earth(via Ken)。

此外今天有人发现Google.cn的上的搜索结果的网页快照链接消失了,因此引发了Google.cn进一步被阉割的传闻,但经过幻灭和Google 中国的确认,Google 中国表示Google.cn的"网页快照"功能正在升级当中,因此暂时撤下,升级完毕会重新加上。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升级后的"网页快照"功能将可在中国正常使用。

但不知道"网页快照"功能升级后是否会让Google.com(中文版)上的网页快照也能在中国正常使用呢?我个人不报多大希望,因为Google.com上的搜索结果是未经网络审查的,如果网页快照恢复正常岂不是提供了一条访问被GFWed网页的捷径?不过即使仍然不能正常使用Google.com(中文版)的"网页快照"功能不行,能在Google.cn上正常使用对于中国的Google用户而言也是个很大的欣慰了......

同时Google 中国也否认了最近网上流传的Google.com(中文版)将全面转向Google.cn的传闻,Google 中国表示将会一直向中国用户同时提供Google.com及Google.cn(via Ken

Update:来自JasonIT的消息,大部分丢失设置的用户的设置已经得到了恢复(不是恢复旧的设置)。这至少可以让我相信即使我的Gmail的邮件都丢了Google还能为我全部回复(尽管这似乎不能带来多少欣慰)。

2007年4月7日星期六

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oogle Reader Gadget更新

Google看起来真是准备对Google 个性化主页下大工夫啊, 继两项重量级更新(更换主题皮肤Google Talk Gadget后)开始着手于对Google自身服务的Gadget进行完善(如Gmail Gadget增加"Compose Mail"链接以及Google Talk Gadget增加"Pop out"功能),今天Google对Google个性化主页的Google Reader Gadget进行了完善。主要的更新如下:

*增加了"mark all as read"(标记全部为已读)功能;
*阅读列表及标签增加了未读计数;
*更好地支持了Google个性化主页的主题皮肤;
*允许用户将最旧的条目排在最前面(via Ken);

Google_reader_ig_update070407.gif

在我印象中Google似乎和我一样不怎么重视Google个性化主页的Google Reader Gadget,这次更新更多是像乘着完善个性化主页上的Google服务的Gadget这股春风才进行的一次例行更新。更新的内容也都是早已在Google Reader中具备的,而且进行这些更新甚至排在了Google Reader Mobil后,可见Google对其的不重视。不过我也赞同Google的这种做法,如果真的要用到Google Reader一般都是需要处理大量的来自Feed的信息,在个性化主页上使用功能不完善而且处理的效率也低,实在更像是一个为了完整Google个性化主页上的Google服务的Gadget的摆设。

因此我认为Google除了对个性化主页上的Google服务的Gadget进行功能上的完善外更应考虑如何让这些Google服务的Gadget符合Google个性化主页 Gadget的定位(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更多地对Gadget本身进行加强,而不是让Gadget只起到一个类似调用链接的工具的作用,Google Talk Gadget以及Google Notebook与Google搜索结果页的整合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否则相信对于吸引更多用户使用Google 个性化主页没有多大帮助,只是成为一些摆设。

2007年3月23日星期五

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mail Gadget新增Compose Mail(撰写新邮件)链接

相信大家仍在为Google最近推出的Google个性化主页的更换主题皮肤功能以及Google Talk Gadget而津津乐道吧?我自己就因为这个功能而开始经常使用Google 个性化主页。如果你经常使用Google 个性化主页相信你会为其添加一个Gmail Gdaget,但和其它服务与Gmail的整合一样,Gmail Gadget原来并没有附带Compose Mail(撰写新邮件)的链接,因此要发送一封新邮件还得通过点击"Inbox"链接到Gmail收件箱中发送新邮件。现在Google终于给Gmail Gadget直接加上了Compose Mail(撰写新邮件)链接

Google_ig_gmail_gadgets.gif

但有所不足的是点击Compose Mail(撰写新邮件)链接后,打开的是一个全屏窗口(via Ken),即Gmail的新邮件撰写界面而不是像Google Talk Gadget那样整合在Gadget界面中,否则应该会使Gmail Gadget在Google 个性化主页中的使用频率像Google Talk Gadget那样迅速提高的。尽管不如想像中那么方便,但至少也是Google从用户角度考虑做出的一个比较贴心的改进,相信随着这些Gadget细节的完善,Google 个性化主页将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

2007年3月20日星期二

Google 个性化主页新增更换主题皮肤功能(Update:增加Pi彩蛋说明)

尽管Google的风格是简洁,但毕竟简介也有多种理解,而且有些用户喜欢在简洁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DIY,于是Google推出了个性化主页服务。但既然是个性化又怎么少得了改变主题(theme)皮肤呢?于是Google 个性化主页终于在用户的强烈要求下继推出Google Talk Gadget后,再次做出重大更新:增加更换主题皮肤功能。

Google第一美女同时也是Google搜索产品及用户体验副总裁Marissa Mayer表示Google之所以要推出这个功能,是想令Google主页看起来感觉更舒适自在。她说:"Google已经成为了很多用户进入互联网的门口,因此我们想令Google更像一个在线式的私人房间。我觉得我们正在以一种非常有品味及极具可用性的方式来将东西个性化。"

Google一开始将会提供6款主题皮肤,以山水风景为主,其中4款分别以日式茶室、海滩、城市地平线、巴士站为景点。Google透露以后每个月将会定期推出一些新主题皮肤,并且最终可能会允许用户自行创作并提交主题皮肤,就像Google gadgets那样。

Google的主题皮肤并非静态皮肤,用户可以输入自己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暂时只支持美国的邮件编码),这些主题皮肤的背景可依据当地的时间和天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这些主题皮肤当中还包含彩蛋,即当用户在某天某个时刻进行了某个点击,将会看到隐藏的惊喜(via Ken)。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众多Google 个性化主页主题皮肤的截图吧(正如上文所说,某些主题皮肤的截图只有通过输入特定的邮件编码才能出现,所以和你所选的主题皮肤的默认状态略有不同):

googlehome1_550x413.jpg

googlehome2_550x413.jpg

my_google_ig_s.gif

点击这里看大图

具体的选择主题皮肤的方法是打开英文版的Google 个性化主页(暂时不支持中文版的个性化主页,如果想要长期体验这个功能请在"使用偏好"把"界面语言"设置为"英语")

google-ig_skin_1.gif

点击"Select theme",即可选择主题皮肤

google-ig_skin_2.gif

IwfWcf:Google设计师真是不简单啊,每款主题皮肤都很不错,要是以后能增加自定义某个区域的颜色(或者干脆像Blogger一样开放模板编辑,也许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Google的服务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自定义性强)等功能就更好了。相信Google如果继续加强这个对于喜爱DIY的用户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功能将会赢得个性化主页服务的不少市场份额,毕竟个性化主页和别的服务不同,追求的是个性化而不是易用性等因素因此Google将占据很大优势。说不定以后会出现个显示Google 世界各地每日主题皮肤的网站......希望看到Google对于个性化主页更多的更新,我第一次有了将某个网页设为主页的冲动(我上网至今一直将主页设为空白页)。

Update:我昨天的预言实现了。果然有人做出了一个所有的主题在不同时间的页面总览,只是似乎没有包含不同天气情况。

有人发现了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这个主题皮肤功能的一个彩蛋,当你在3.14 AM时(服务器的时间)浏览Google 个性化主页,并且你的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主题皮肤为非经典或Bus Stop时,你会看到一个关于Pi的彩蛋,正如你所知的,Pi=3.14159...(via GOS

在"Beach"主题皮肤中,多了一个尼斯湖水怪:

在"Sweet dreams"主题皮肤中有一个用星星组成的Pi:

Tea house(火狐的鬼魂):

Seasonal scape(极光):

City scape(外星人和飞碟):

如果你不愿意等到3.14 AM来看这个彩蛋可以使用Ben提供的方法:

1. Get firefox with web developer toolbar
2. press Ctrl-Shift-E to open the css editor.
3. Open the correct css file. For example, the teahouse theme one is here: http://www.google.com/ig/skins/teahouse/teahouse_3.14am.css
4. Copy the CSS from the file and switch back to the Google homepage, then paste it in the Edit CSS panel under Embedded styles.

2007年3月15日星期四

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talk Gadget(插件)

Google Talk Gadget

用户要求推出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talk Gadget(插件)的要求早已十分强烈。特别是在Google向其它网站开放Gadgets应用(就是允许在网页中嵌入Google Gdagets)后这一需求就更加强烈了,虽然有其它的Web 2.0服务提供这种功能,但毕竟不是官方的,稳定性和功能都不够强大。现在Google终于顺应民意推出了早就该推出了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talk Gadget(插件)。

之前我们要使用官方的Gtalk只有四种途径:一种是使用Gtalk的桌面版(我当作Gmail Notifier来用);第二种是使用Gmail中附带的Gmail Chat,但缺点是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无法连接等情况;第三种就是在Orkut(Google的SNS服务)中使用,但我不喜欢用Orkut,所以基本上是对我来说没用的;第四种就是通过Google Desktop的Gtalk 小工具来使用GTalk。现在终于有了第五种(也是最好的一种),Google 个性化主页的Gtalk Gadget(插件),这也是最符合Web Apps定位的一种,你可以直接把Gtalk添加到Google个性化主页里,不必安装任何东西,即可以使用Gtalk聊天。

点击添加Gtalk Gadget至Google 个性化主页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一个运行中的Gtalk插件界面。Gtalk团队放出了一个官方演示视频:

Gtalk Gadget会在同一版面用不同标签显示目前的对话(IwfWcf:这个我强烈要求整合入桌面版的Gtalk,就像IE需要增加多Tab浏览一样,Gtalk也需要。不过我担心Google这一绝妙的创新会在QQ的下一个版本出现,我不敢想象QQ会变成什么样,虽然我已近2年没用QQ了,但还是不禁为其未来的界面感到汗颜)。当你的好友在对话中直接插入了来自YouTube的视频链接或者来自Picasa Web Albums上的图片链接时(IwfWcf:我觉得这算是Google 产品整合策略实施以来做得最好的一次了,而且能像预览Google 图片搜索结果的插件那样来预览Picasa Web Albums的图片/YouTube的视频),Gtalk Gadget就能自动为你预览这些视频或图片(如下图):

Google Talk - Preview videos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轻易地通过Gtalk插件,直接和好友分享这些内容。更方便的是,你甚至可以直接将来自YouTube的视频链接或者来自Picasa Web Albums上的图片链接放进你的Status messages(状态信息)里,即点击"Custom message"后直接输入这些链接即可。下面是在Status里直接插入来自Picasa Web Albums上的图片链接后的效果(via Ken):

gtalk_ig_gadgets3.gif

即便你像我一样很少使用Google 个性化主页,但你又是Gtalk的忠实用户,这个Gtalk Gadget对你来说应该也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你可以将这个Gtalk Gadget嵌入到你的网站,这样你的读者就可以在浏览的同时使用Gtalk,你还可以在旁边附上你的Gtalk帐号,这样你的读者就可以和你进行即时交流了。

点击获得Gtalk Gadget嵌入代码并进行定制

IwfWcf:各位知道我使用Gtalk Gadget后的感受吗?Google太偏心了!居然把那么多好的功能给了Gtalk Gadget却一点都不给Gtalk桌面版(我相信不会是技术上的原因造成的),这不是逼着我用Google 个性化主页吗......不过还是不得不感叹Google 工程师的天才创意,虽然都是一些细节,但是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恰恰就是看细节上处理得如何。

Update:你还可以把Gtalk Gadget放置到FireFox的侧边栏中,这样你就不必总是紧盯着Google 个性化首页了。方法如下:

1、点击菜单上的查看–>侧边栏–>书签。

2007-03-15_113302.png

2、在书签侧栏中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新建书签”。

2007-03-15_113500.png

3、在弹出的新书签属性框中添加相应的字段,地址一栏中输入此链接,并在最下面的”在侧栏载入此书签”前面打上钩。

2007-03-15_113711.png

4、最后,双击刚才添加的Gtalk Gadget书签就可在侧边栏中打开Gtalk了(via Riku)。

2007-03-15_114130.png

和Firefox类似,在Opera中也可在侧边栏载入GTalk Gadget。方法如下:

1. Opera 侧边栏热区,右击鼠标选择自定义;
2.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添加web面板";
3. 地址栏填上这个链接(和Firefox的一样);
4. 同界面下,选择"在面板中显示";
5. 保存即可(via hung)。

opera_gtalk.png

2007年3月4日星期日

Google 个性化主页新增推荐gadget功能

本周,个人首页为那些懒于定制它的人们做了一些精巧的更新。比如如果你懒于为你的首页寻找新的内容,有一个特性会带给你针对特定挂件(gadget)的内容推荐。拿我来说,我的首页有一个Digg挂件,如果我点击挂件的下拉菜单并选择“你可能也会喜欢...”,我将得到更多备选挂件,这些挂件都是喜欢digg的其他人所喜欢的,包括Slashdot、Wired新闻、Macworld以及更多。

对于那些懒于创建新栏来整理挂件的懒人们,这里有一些魔法。如果你往首页添加一个新栏,对它进行命名,勾选"I'm feeling lucky.Automatically add stuff based on the tab name."后,我们将根据你规定的栏目名在其中预置一些内容。比如我为了获取有关天文方面的最近新闻和消息而创建了一个新栏叫“天文学”,我们将在生成的页面里预置当天的NASA图片、当前的月相位以及许多天文学相关的feed。

结果有点混合。很多标签将被增加,因为你的名字将只包括RSS feeds (本质上这倒不是很坏,但是它将会美好的,去拥有更多的多样性)。其他就是为我增加的gadgets不能完全地工作。而且,我想一个特定标签名字应该得到的gadgets并没有出现。

Philipp认为Google实现这一功能是基于以下两种方法的:

  1. 他们做了一个主题词的搜索,针对所有的gadget标题和描写,然后排列更具流行的gadgets,增加那个最流行的。
  2. 他们比较其他人之前用手添加到一个同样名字的tab,然后越过用户基础交给你这些最相称的gadgets(via Google Blogoscoped)。

IwfWcf:我个人倾向于两者结合,先过滤出一个添加的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中使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推荐。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推测是因为Google已经明确说明了对于特定gadget的推荐是使用这种基于统计学的社会化的推荐模式(也就是豆瓣和Amazon现在在用的一种推荐模式),要使它的推荐准确性提高需要一个极大的用户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体现出社会化推荐的优越性。而Google由于已经有了大量的用户基础,所以我估计Google是使用这种比起传统推荐更加优秀的模式。

不过我对于目前这种仍然是基于统计学的社会化模式的推荐并不满意,从大量的我用过实例如:豆瓣、Amazon等使用这一推荐的模式的服务来看,其推荐的准确性仍比较低,当然是否是因为用户不够多的原因我不知道。这个推荐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想利用和你喜欢同样事物的用户的其它喜好推荐给你他们所喜欢的事物,但这个推荐模式有一个的弱点就是人的性格的多样性,因此喜欢同样事物的人喜欢的其它事物有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如果只是使用统计学来统计最多的几样其它事物造成的结果就是只是统计出了喜欢这样事物的人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种性格的人所喜爱的某个事物罢了,因此得出的结果未必符合你的性格。

在使用这种推荐模式的服务中有一个服务友播(友播是一个推荐音乐的网站)就很好地发现了这一点,也使用了自己独特的改进方法。它要求用户在使用前先做一个音乐DNA测试,然后再通过要求用户添加自己喜爱的歌手以及为听过的歌曲作判断(即喜欢或不喜欢)来通过大量的数据得出越来越精细的适合不同用户的推荐,而不是单纯地用统计学统计出概率最高的几项推荐。但由于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为友播补充数据,目前友播这个模式是否成功我也无法判断。

如果你只是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我们已经往挂件目录里增加了评分和回复功能,这样你可以在订阅某个挂件之前看看其他人对它的意见。

让我们知道你的想法。我们不会懒于倾听的(via YeeYan)。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Google个性化主页增加“Send to a friend”分享功能

google_ig_sendtoafriend.gif

如上图所示,现在的Google个性化主页已经增加了"Send to a friend"功能(点击模块的右上角的小三角),即通过邮件即时向你的朋友推荐Google个性化主页上的模块。这也是继几天前Google个性化主页实现RSS feed预览后的又一实用的改进。

点击"Send to a friend"后,即弹出一个简单的邮件发送页面,填写你的朋友的邮件地址和简要的留言即可。目标邮箱会收到一封形如下图的邮件:

google_ig_sendtoafriend2.gif

这样你的朋友只需要点击一下邮件里的链接,即可马上把相应的模块添加到Google个性化主页上。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中文版的个性化主页暂无此功能,要试用它,请手动在"使用偏好"里把Google语言设置为"英文",或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入Google个性化主页英文界面:

http://www.google.com/ig?hl=en

via Ken

看来Google的确如它所说的,全面致力于完善现有的服务,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不停地发布新服务后就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