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Googl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Googl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

Google的XSS(跨站点脚本)攻击漏洞

最近几天,不寻常的大量与Google有关的安全问题在互联网上被报导。举例来说,一个开发者被指能够通过插入一个Gmail后门,来引导用户访问一个专为窃取隐私数据而编写的网页。并不全部,但其中许多漏洞会使你的Google 帐户 cookie被所谓的cross-site scripting (XSS)攻击盗窃。之所以被称为"cross-site"(跨站点)是因为cookie信息由Google.com(支持被读取)被传送到某个随机指定域名(不支持被读取)。基本上,这种攻击可以在某些人找到一些方法在任何*.google.com的域名(如:Google Calendar(日历)、 Google Docs(文件)、 Google Reader(阅读器), Google News(资讯)等)中,不受限制地发布自己的HTML/JavaScript代码。

现在,co-editor Tony Ruscoe偶然发现了另一个Google的XSS(跨站点脚本)漏洞。通过在Google Docs(文件)中发布他特别准备的一个利用IE的漏洞的代码,将这一公开发布的文档的链接发送给Philipp,Philipp在点击这一链接后,如果Philipp的Google 帐户处于登录状态,Tony Ruscoe即可获得其Google 帐户 cookie(注意,整个过程中只是在google.com的域名下进行的,并不需要进入Tony的域名)。这一漏洞已被报告给Google 安全中心,Tony和Philipp暂时不会透露如何重现这一漏洞,以使Google有时间来修复这个漏洞。

在获得Philipp的Google 帐户cookie后,Tony可进行以下活动(当然,这得到了Philipp的许可):

  • 阅读Philipp的Gmail邮箱中的邮件主题以及第一句话。这可以通过添加一个Gmail Gadget到iGoogle中并使用超宽标签布局来实现。
  • 查看Google Analytics(分析)的统计数据,包括其他向Philipp的Google 帐户共享查阅权限的站点的统计数据。
  • 查阅许多Philipp的iGoogle Gadgets,例如:待办事项。
  • 获得全部Google Notebook的非公开内容。包括其他向Philipp共享非公开内容查阅权限的Google 帐户的Google Notebook的非公开内容。
  • 查阅Philipp的Google Reader。
  • 查阅Philipp的Google Docs(文件)中的文档列表。

但利用这个漏洞,Tony不能进行这些活动:

  • 他不能查看Philipp的全部邮件。
  • 他不能查看Philipp的所有Google Docs(文件)中的文档内容。
  • 他不能查看Philipp的全部iGoogle Gadget,例如:Google Talk Gadget需要另行登录。
  • 他不能修改Philipp的Google 帐户密码以获得所有Philipp的Google 服务的权限。

这是Tony在Philipp的帐户下活动的一些截图:

Google XSS Exploit

通过这个漏洞,攻击者可以获得受害者的Google 帐户 cookie,并且用以获得部分隐私数据,但并不能获得全部数据。要避免受到这种XSS(跨站点脚本)攻击漏洞的危害,最好的方法是除了在你需要使用Google 服务时,其它时间都保持Google 帐户处于登出状态。并且除了注意不点击不被信任的域名的链接外,也不要点击那些看似可以信任的但是是由不被信任的人所发来的链接(via Philipp)。

Google所有服务的数据都掌握在同一个帐户中,因此如果Google 账户被盗,造成的隐私数据外泄的损失是极为巨大的。正如我在我们需要一个开放到什么程度的Google中所说的,我不担心Google会将我的隐私数据外泄,但如果Google存在安全漏洞造成隐私数据被盗,那会对用户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因此比起不断地向公众公开解释其隐私政策,我更希望Google花费更多精力在提高其帐户的安全性上。

Google的安全漏洞的爆出不可谓不频繁,所幸的是至今没有造成什么大规模的隐私数据外泄事件。但如果Google 帐户还是存在那么多安全隐患,那我又怎么可能放心开放我最私密的网络浏览历史和搜索历史数据给Google,以换取个性化的搜索结果呢?我相信如果Google不能安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这必将成为其日后众多涉及用户隐私数据的发展计划的最大瓶颈。

2007年9月7日星期五

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全面升级:打造你的个人数字图书馆

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今日做出了多项重大改进。Google的数字化图书馆概念在这次改进后已经开始有了一个初步模型。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这次新增的"我的图书馆"功能使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具备了一个初步的图书整理功能,现在你在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中可以通过搜索结果中的快捷链接以及书籍的预览页面中的快捷链接将一本书籍添加到你的个人图书馆中。

Google Book Search Book Rate Comments and Tag(Google 图书搜索 书籍评级、评论、标签)

当一本书被添加到个人图书馆后,可以对其进行评级、评论以及添加标签等操作。此外你的个人图书馆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你的个人图书馆,并且订阅你的个人图书馆的RSS。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提供了编辑的导入、导出工具来帮助你在各个帐户间转换数据。这里有一些Google提供的示例个人图书馆。如果一本书籍有用户添加了评论,会以高亮链接形式在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的书籍预览界面中的显示。

Google Book Search Book clip embedding(Google 图书搜索 书籍剪辑嵌入)

此外,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新增了一个功能,用于对公共领域书籍的任意片段进行截取并以图片或文字(但我发现文字选项是无法选择的)的形式嵌入到网页中。另外,我想你已经发现了,Google对书籍中的段落进行了扫描分析,对于一些在多个书籍中重复出现的语句、段落,会在"共有段"中显示。这一功能相信可以对书籍的赏析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阅读这些被Google Book Search分析、筛选出来的多次引用的经典段落,可以起到一种提升对书籍理解的捷径的作用。

另外据New York Times的报导,Amazon和Google都将于今年进入电子书市场中。不过和Amazon通过购买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权,来获得所有与Amazon达成授权的受版权保护的书籍的阅读权限不同。Google采取的方式是由出版商为受数字版权保护的图书设定阅读价格,Google将与出版商分享收入。不过到目前为止,Google只与有限的受版权保护的书籍达成了在线收费全文阅读协议(via Philipp)。

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的这个收费阅读服务相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以失败收场的Google Video的付费视频服务,不过相比起网络视频这种版权保护模式尚未清晰的新兴产物,拥有长久历史的书籍无疑将对用户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个人对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的这个收费阅读计划还是比较看好的,毕竟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在线购书服务的两大缺陷:在付费后无法即时阅读以及可选择的书籍数量有限。并且Google Book Search(图书搜索)的在线付费阅读的成本应该会比传统的在线购书服务要低,用户的储存成本也将因为数字化而大大降低(当然,这未必是优势,纸质书籍的阅读感觉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

2007年8月31日星期五

更加精确、便捷地查找限定日期内的网页

Google现在在网页搜索中整合了Blog搜索的利用Feed的抓取技术,已经将网页的更新速度提高到了分钟级别。原来高级设置中的日期限定选项(过去3个月、过去6个月、过去一年内)就显得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了。因此Google新增了更多的日期限制选项。现在新增了:过去一天内、过去一周内、过去一个月内、过去2个月的选项。

Advanced Date Search(高级日期搜索设置)

我们通过排除其它无关的参数可以发现,用于限定搜索结果日期的参数是"as_qdr="。"as_qdr="的可设定值包括日(d)、月(m)、年(y)。具体的设置方法是(via GOS):

d[数值]--作用是限定搜索结果在设定的天数内抓取的网页,比如d10就是10日内抓取的网页。

m[数值]--使用方法和d类似,作用是限定搜索结果在设定的月数内抓取的网页。

y[数值]--使用方法同样和d类似,作用是限定搜索结果在设定的年数内抓取的网页。

通过设置"as_qdr="参数可以达到比Google提供的预选项更精确的设置。比如我可以限定搜索结果为关键词为china的最近10天被抓取的网页。也许当Google对所有网页的更新速度都可以达到分钟级时(这也许需要所有网页的提供Feed?),增加小时限制选项也不会显得奇怪了。

past 10 days search result(日期限制为过去10天的关键词为china的搜索结果)

2007年8月30日星期四

Google的搜索结果应该更多的偏重国际化还是本地化?

正如你所知的,Google会尝试通过你的IP来定位你所处的地理区域,并且自动匹配你的母语的搜索界面以及偏重于你的母语的搜索结果。这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搜索结果的巨大差异。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在各个国家并不一致,在一些国家中由于互联网资源的匮乏,导致在Google的搜索结果页面排名前列的网页的质量相比起互联网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这种情况出现时,Google对于母语网页的偏重要明显高出其它因素。基本上要想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看到非母语网页,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该关键词被索引的母语网页数量严重不足时才有可能出现。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Google Translate上有一项实验性服务:跨语言搜索。但这项服务不仅在功能上是属于最初级的服务(仅仅是将关键词用Google Translate翻译),而且可以用于翻译的语种数量也十分少。但通过这个服务可以看出Google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尝试进行一些解决的探索。

当然这对于Google来说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毕竟即使是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在许多非英语国家中的流行程度相比起母语还是要低很多的。如果在搜索结果中加大国家化内容的权重,那这些用户将要面对许多由于语言障碍在其看来无意义的网页,这对于用户体验无疑同样是一种打击。由于语言障碍的客观存在,要判断一个网页对于不同用户的价值要考虑很多的因素,从而使这一决策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因此要在短期内看到Google对于搜索结果的国际化有什么大动作,我想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对母语的Google搜索结果感到不满,就目前来说更加可行的方法是自行切换到相应语种的Google搜索界面。目前大多数人的常用语言我想可能是英语和母语,因此在这种情况时更多的使用的是Google 英文搜索。可能是可虑到这种情况,Google对于英文搜索提供了一个快速入口,你只需在地址栏中输入www.google.com/ncr即可切换到Google 英文搜索。

另外一种选择则是更改搜索结果的语言。Google提供了可选的限定搜索结果在某种语言或来源于某个国家/地区(即搜索结果的网站在该国家/地区)的参数,你可以通过gl参数来限定搜索结果的国家/地区来源,比如http://google.com/search?q=bank&gl=us将展示来源于美国的搜索结果(via GOS)。

我设想的最终解决方案是通过Google的Universal Search(整合)和个性化搜索来实现的。这种整合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整合,不仅仅在排序算法上根据实际根据个性化统计数据改变排序的偏重性,而且通过整合技术成熟的Google Translate来帮助遭遇语言障碍的用户解决这个问题。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我想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应该是通过Google Web History收集足够多的用户数据,以此来作为依据对用户搜索结果中的语言权重进行调整,从而使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网页的排名能在前列。

Update:在GTalk上得到JasonIT的告知,"gl="参数并不完全等同于"country"参数,在英文下的搜索结果的确是相同的,但在中文下的结果不仅会受到语言设定的影响导致搜索结果的排序改变,而且"gl=us"参数得到的搜索结果和"countryUS"参数得到的搜索结果并不相同。在中文环境下,"gl=us"参数不能改变搜索结果排序。我个人猜测是否是因为"gl="参数目前只在英文版的Google中生效?随之引来的我的第二个疑问就是"country"参数的作用准则,为何会受到语言设定的影响呢?

2007年8月28日星期二

对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疑惑

Google Web Accelerator是Google推出的一个网页加速工具。根据Google的介绍,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加速原理是:利用Google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对访问网页进行预读取,从而提高网页的载入速度。按照这种描述我将Google Web Accelerator理解为一个类似于自动选择高速代理的软件。不过让我很疑惑的是Google Web Accelerator却又并不具备一些代理的特性(如:穿墙术)。而且在实际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查阅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记录竟然显示并没有帮我节省任何网页载入时间。

其实早在Google Web Accelerator推出时,我就已经有了以上的这些疑惑,只是在时间一长又被我遗忘而不了了之。今天看到Amit写的关于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一篇文章后才再度记起了这些疑惑。看了Amit的文章后我感觉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加速原理和Firefox的网页加速扩展--Fasterfox很相像。都是通过对页面链接进行预读取来起到网页加速效果,不过相比起Fasterfox,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预读取方式更加合理、智能。

但Google Web Accelerator似乎根本就没有利用所谓的Google强大的全球计算机网络,仅仅和Fasterfox一样是利用本地网络连接罢了。不过使用Google Web Accelerator的过程中,我的防火墙一直提示Google Web Accelerator请求连接外部网络,这么看来Google Web Accelerator似乎只是收集用户网页访问记录,而完全没有起到所谓的网页加速作用。

当然这很有可能只是我的个人情况(似乎其它用户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加速的记录),但我在多种应用环境下都曾使用过Google Web Accelerator,而情况基本相同,这实在让我不得不以一种比较阴暗的心理来猜测Google这么做的意图。从我的体验来看Google Web Accelerator似乎只是一个疯狂的隐私收集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将其称为间谍软件都不过分了。如果有哪位读者对Google Web Accelerator比较了解,希望能解答一下我的疑惑,我已经不指望Google能给出什么有用的解释了。

2007年8月27日星期一

Google服务--天生玩物?

Google有一个其它公司所无可比拟的强大的品牌优势,Google的忠实用户占所有用户的比率应该是所有公司中最高的。这个优势使Google所有的新服务不需要为基础用户数量而担忧。而这一点对于新服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交互式应用而言就更加是这样了。Google是如何建立用户对其的信赖的?我相信其所信奉的"Don't be evil"信念以及创新、自由的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尽管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要做到这一点似乎不太可能,但Google所做到的相比其他公司而言,的确已经让人足够满意了。

而Google似乎并没有像其它公司那样主动宣传自己的这些文化和理念,恰恰是Google的忠实用户和众多关注Google的媒体共同帮助Google宣传,才使其在较大范围中为用户所知。Google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在用户不了解一家公司的情况下,如果自称"Don't be evil"在用户看来只是一句空话,甚至还可能导致用户产生厌恶感。而如果是通过用户自发进行的口碑宣传效果则完全不同了。但要使用户愿意用心来了解一个公司,最需要的还是做好与用户关系最直接的应用。

在Gmail出现之前,我对Google的了解仅限于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搜索引擎。虽然我一直在使用着Google,但我并没有对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仅仅是因为其搜索质量上的优势而使用它。而Gmail由于采用了封闭式的邀请制以及那空前的1G容量概念使我对其的关注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了获得Gmail的邀请我开始对Google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Gmail能吸引我持续使用的原因却并非这些最初吸引我的原因。到了今天,Gmail的那些独特的功能许多已经被竞争对手所借鉴,Gmail在常用功能上所具有的优势基本已经消失。但这些竞争对手并没有将一些比较少用的Gmail功能所一同借鉴。

也许在其看来这些不常用的功能并不是Gmail吸引用户的理由,然而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离不开这些看似不常用的功能。我在向别人推荐Gmail时甚至将其上升了到和那些常用的功能的同等地位进行推荐,仅仅因为其十分有趣。的确,如果仅仅将这些功能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服务提供那这个服务绝对只是个摆设。但是当已经有了一些足够强大的常用功能后,这些原本只是作为摆设的功能却能使Gmail充满了趣味性。

在发现了Gmail的这一特点后,我开始在其它的Google服务身上寻找类似的特点,结果我发现了许多我原来所忽略的Google服务的细节。Google服务就像是一个个天生玩物,几乎每个Google服务都会具备不少的这种趣味性的不常用功能,这些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了服务中,不会因为影响常用功能的导航而显得累赘。尽管这些功能的实用意义不大,但是这却成为了吸引我持续使用Google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像我拥有许多玩具但我不会经常把玩每个玩具,只是在空闲时会选一两个有趣的出来解闷。尽管使用频率不高,但是如果失去了众多的玩具我又会感到无聊。Google服务中的这些不常用功能起到的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种作用。

Google的服务未必是同类服务中最强大的,但我可以说Google的服务是同类服务中最耐玩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Google才能留住这些试用新服务的忠实用户,以及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吸引更多的新用户。而当这些用户被Google的服务所吸引后,自然而然会开始了解Google的一些其它的信息,并被Google自身的魅力所进一步吸引,转化为Google的忠实用户。我猜想Google那无可比拟的品牌魅力也许就是这么造就出来的。

综合到一点来说,Google通过细节来吸引用户。这些细节通常不易被用户所察觉,但是在不知不觉中用户的体验效果会因为Google对这些细节进行的优化而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用户与其他服务进行对比之后,用户体验的反差会凸现出来,从而使用户对Google的忠诚度得到提升。相比起从细节影响用户习惯而言,要通过发现用户尚未察觉到的潜在的需求来改变用户习惯毕竟还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可以发现现在新的创业者主要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用户,但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只有做得最优秀的才能赢得最多的用户,并且最终将形成一种近乎于垄断的地位。而Google无疑是极为精于此道的。

版权声明:本作品作者为IwfWcf,首发于IwfWcf's Blog,转载请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许可协议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

像一个Googler那样谈论URL的每个部分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每个互联网用户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的东西,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不需要理解URL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也可以很轻松地使用URL。但如果你希望对URL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妨看看Matt Cutts是如何对URL的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解析的。通过本文,你将了解到在Google,人们通常是如何指出URL的不同部分。以下是一个有效的,包含了许多元件的示例URL:

http://video.google.co.uk:80/videoplay?docid=-7246927612831078230&hl=en#00h02m30s

在这个示例URL中,包含了以下这些元件:

  • URL的协议是http,其它的协议包括https、ftp等。
  • 主机或主机名是video.google.co.uk。
  • 子域名域名是video。
  • 主域名是google.co.uk。
  • TLD(顶级域名)是uk。uk域名也称为ccTLD(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对于google.com而言,TLD(顶级域名)是com。
  • SLD(二级域名)是co.uk。
  • 监听端口是80,这也是Web服务的默认端口。但这不是唯一可用的端口,其它端口(如:8000)同样可被用于Web服务的监听。当端口是80时,大多数人都忽略输入端口信息。
  • 路径是/videoplay。路径通常指向一个文件或Web服务器上的特定区域,如:/directory/file.html。
  • 这个示例URL包含了参数。一个参数的名称是"docid",这个参数的数值是7246927612831078230。URLs可以包含多个参数,参数以问号(?)标记开始,以ampersand(&)标记分隔。
  • 看到URL中的"#00h02m30s"部分了吗?这被称为一个片段或一个命名锚。通常片段被使用于指向内部的Web文档。在这个例子中,该命名锚表示“跳过视频的前2分30秒”。我认为目前针对Google的规范化URL处理应该将URL中的任何片段移除。

静态URL和动态URL有什么不同?在技术上我们认为静态URL可以返回一个不需要Web服务器进行运算处理的文档。动态URL在返回文档前则需要Web服务器进行一些运算。

一些人将静态URL和动态URL之间的区别简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URL中是否包含问号标记?”。如果URL中包含问号标记,它通常被认为是动态URL。如果URL中不包含问号标记,这往往是一个静态URL。但这并不是一个硬性规定。比如像http://news.google.com/这样的URL可能需要Web服务器进行一些运算。但大多数人只是以URL是否包含问号,来作为判断URL是静态URL还是动态URL的参考标准。

2007年8月14日星期二

Google Health的原型

Google计划开发的一项项目名为"Weaver"的健康资料储存服务已开始初具规模。这个服务可以帮助你打造一份个人健康档案和为你的健康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从专家处得到个性化的建议,并且与其他人分享这些信息。Google Health的原型“以卫生专业人员和顾问”,体现了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

Google的工程副总裁Adam Bosworth目前美国的医疗制度已经在遭受挑战,人们需要的是可以无障碍地组织所有医疗信息并且获得与护理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沟通。健康信息应该更易于被获取和组织,特别是提供尽可能简单的,找到一个病人需要的最相关的资料的途径。Adam补充说,使信息的获取不存在障碍正是Google的使命之一。

New York Times今天写道,“大约20%的美国病人拥有电脑档案,而不是纸质的档案。Bush政府一直在推进医疗保健行业,加快档案记录为电子格式的进程。不过这些记录仍然倾向于受到医生、医院和承保人的控制。病人迁移到其它国家,但档案却无法随之迁移。NYT继续表示,像Google那样,“给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控制权,许多卫生专家都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通过以下的Google Health的原型截图,也是我们可以试着猜测一下Google Health的将来。但Adam表示,作为一个原型,某些计划的具体做法会发生改变,最终版本的界面也可能不会保持这样。“我们会犯错误,这是一个长期的进程”(via Philipp)。

从截图中可以看到Google Health有两个Tab(标签)--"Profiles"(档案资料)和"Medical contacts"(从效果上看是与医生进行联系)。

Services and health guide(健康指南和服务)

在Profiles Tab(标签)下,你可以通过填写杂项中的内容(包括病史、免疫、敏感症以及个人资料)来构建出一份属于你和你的家人的个性化家族健康档案。并且根据你提供的数据,Google会给出一份健康指南。

Family history(家族病史)

在Medical Contacts Tab(标签)下则只有一个页面,你可以通过点击"Add a doctor"来添加医生进行交流。你可以在"Google Doctor Directory"中搜索需要联系的医生。

Medical Contacts(联系医生)

Google 网站管理员工具新增两项新功能帮助站长对抗恶意代码

Google早在去年8月就开始对搜索结果中的恶意网站进行标识。虽然此举受到很多站长的争议,但出于保护用户利益的立场,Google选择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标识出恶意网站。为了能在发现恶意网站后联系站长帮助其清除恶意代码,Google在今年2月时新增了两项新特性(via Matt):

  1. Google 管理员工具开始提供1份被怀疑/发现含有恶意代码的URL清单。
  2. Google开始尝试发送电子邮件给被发现含有恶意代码的网站站长,提醒其进行清除。

今天,Google再次为Google 网站管理员工具新增了更多的功能以帮助站长对抗恶意代码

  • 新功能:请求Google对站点进行评估,再次对恶意代码进行审查。
  • 新功能:检查审查状态。在审查结束后,如果Google仍然判定这个网站包含恶意代码,Google 网站管理员工具会提供一份最新的危险URL清单,帮助站长再次检查和清除恶意代码。如果Google判定该站点的恶意代码已被清除,在24小时之内搜索结果中的恶意网站标识将被去除。

Summary(检查索引状态)

[pic via]

在发现站点包含恶意代码后,Google建议参考StopBadware.org的安全建议进行清除和防护。

无论Google是出于何种目的来做这件事,我不得不承认Google的这种做法为互联网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我在搜索结果中经常能看到恶意网站的标识,可见互联网的安全是多么令人堪忧。Google作为一个很大的流量来源,为防止用户访问恶意站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很也巧妙地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供站长在短时间内发现并清除恶意代码,使站点尽可能地减少受到恶意代码标识的负面影响。Google是如何赢得我对其处理隐私信息的方式的信任?用行动来实践其“为我们的最终用户服务始终在我们心里的最深处,而且永远是我们首要的任务。”的承诺

2007年8月10日星期五

Google的共享存储空间计划发布

Google Storage Manage(Google 服务的储存空间管理)

Google发布了一个共享存储空间计划,在存储空间管理页面将显示目前你已经使用的服务的总存储空间和已使用空间。通过Google的共享存储空间计划,你可以付费为你正在使用的服务升级储存空间。目前只支持Gmail和Picasa Web Albums。

Gmail 9030 MB Storage(有9030 MB储存空间的Gmail)

早在去年Picasa Web Albums就已经推出了付费升级储存空间计划,随着今年Picasa的免费储存空间升级到1 GB,付费储存空间也相应做出了调整。但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处于调整期的混乱,某些Gmail用户的邮箱的可用空间升级到了9030 MB。有人猜测这是Picasa Web Albums的付费帐户才会出现的情况,9030 MB应该是出现在6.25 GB的Picasa Web Albums的付费帐户中。6.25 GB+Gmail标准的2886 MB=9286 MB,基本可以等值于9030 MB(via Philipp)。不过巧合的是理论上9030 MB的确是购买6 GB共享空间时,Gmail可用的最大空间的理论值。只是根据帮助说明,之所以叫共享储存空间是因为购买的储存空间是所有共享储存空间的服务共用的,而且是即需即用,只有在免费空间用完之后才会供使用。

我猜测Google应该会将Picasa Web Albums的付费帐户直接整合入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只是Picasa Web Albums的付费帐户的收费信息和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略有不同。Picasa Web Albums目前的付费计划是6.25 GB每年花费25美元,而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则是6 GB每年花费20美元。Picasa Web Albums的付费计划25 GB每年花费100美元,而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则是25 GB每年花费70美元。而另外两项计划则没有区别。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明显更加实惠。相信Google应该会采用补差价的方式来完成整合工作吧。购买的空间将在24小时之后生效。

不过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发布时出现了一个小bug,网页上公布的6 GB的付费是1美元。不过很快就修正了这个bug,只是不知道那些在定价为1美元时购买的用户是否能以1美元支付并获得增值服务呢?

在我看来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或许在增加越来越多的Google 服务后其价值才能体现。我想Google的共享储存空间计划不仅仅可用于那些对总储存空间有限制的服务,同样可以用于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文件)这类没有总储存空间限制的服务。而这些服务付费可获得的增值就是单个文件大小限制的提高。

我感觉似乎Google已经开始大幅度地尝试The Freemium Business Model(免费增值商业模式),除了在Google Apps中提供企业版的付费版本,现在也在更多的免费服务中推出付费增值版本。通过与Google现行的依靠广告的收入而对用户免费的商业模式,The Freemium Business Model(免费增值商业模式)能起到一种互补的作用,相信可以推动Google进一步地完善其服务的稳定性。

2007年8月8日星期三

Google 帐户的钓鱼漏洞

Hacker(黑客)

Marcel R.发现了一个可被利用的出现在Gmail/Google 帐户登录时的钓鱼漏洞。他已在5月与Google的安全部门联系,但这个漏洞直到今天依然存在,Google也没有回复他。

以下是这个漏洞发生在一个不了解这个漏洞的人身上的过程:

  1. 你点击了一个链接试图登录Gmail或Google 帐户,这个链接正确地指向了域名是Google.com的登录页面。
  2. 在点击链接后,你所处页面的域名仍是Google.com。你进行登录操作(如果你已经登录了将跳过这一步)。
  3. 你会接收到一个信息告诉你,你输入的密码不正确,你被要求再次输入密码以验证身份。

在你完成了第三步后,Cracker就会拥有你的密码了。不明白你在如此小心翼翼的情况下为何还会被盗密码?问题出现在第三步,此时你所处页面的域名已经不是Google.com的了,而是一个被盗取密码者所控制的第三方站点。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Google允许你在链接到Google 帐户的登录页面的URL中添加参数。这个参数描述了登录前访问的上一个页面,当用户已经登录过一次后,应该会自动被允许进入。Google足够聪明地只允许为这个参数填入确定值,但这个防御系统仍然存在一个漏洞。在此之后,Philipp再次联系了Google的安全部门,在其说明这个特殊的漏洞前,给予他们一些时间来解决以防止被某些人滥用。

Marcel R.不是一个Cracker,但他提出了另一种钓鱼攻击的方案,这个方案比起第三歩要更高明。创建一个运行中的Google 登录页面的副本,这样将直接引导你到登陆界面,除非你再次检查浏览器地址栏显示的URL,否则将不会被发现(via Philipp)。

在这个漏洞被修正前,我给予以下3个安全建议:

  1. 不要通过点击链接到Google 登录页面的链接进行登录。
  2. 无时无刻地注意检查域名和开启浏览器的反钓鱼网站功能。
  3. 使用https模式进行安全登陆(正如我在保护你的Google 帐户的安全中所建议的,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https模式)。

唉,互联网真是处处是陷阱,简直防不胜防,各位多做好事,积累多点RP自求多福吧......

Google Custom Search Blog被侵入 托管在BlogSpot上的Google官方Blog第三次被攻陷

Google Custom Search Blog Hacked Screenshot(Google Custom Search Blog被侵入截图)

托管在BlogSpot上的Google Custom Search的官方Blog在今日曾短暂被侵入。至发文时,已完成修复。但Philipp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证据,这是被攻陷时刻Google Custom Search的官方Blog的截图。

算上这次,这已经是托管在BlogSpot上的Google官方Blog第三次被攻陷了。不过怪异的是每次攻陷后,该Blog上的文章都会被删除一空,只留下一篇类似于预告/新闻性质的非Google官方所择写的文章。这次也不例外,留下了一篇用了十分有趣的非官方口吻的文章(via Philipp):

Google Custom Search, is the wonderful product from Google which many webmasters have been looking and dream for. It allows webmasters to create their own custom search engines to search only the sites he/she wants.

Also Google Custom Search is integrated with Ad-sense, which means make money while keeping users on your site for longer time with custom search engine.

I’ll cover up more on this powerful tool very soon in my next blog.

Good Luck for all the Custom Search customers(??).

Cheers,
Srikanth

但奇怪的是这么久以来托管在BlogSpot上的Blog只有Google官方Blog曾经被攻陷。其它托管在BlogSpot上的Blog都没有受到这个神秘的安全漏洞的影响,不知道这位(这些?)黑客是否想存心羞辱Google呢?

第一次被侵入的Blog是Official Google Blog,当时Google以一个荒唐无比的借口:Official Google Blog被某Google员工误删了,结果域名被其他用户注册了......但我想知道,难道Google还没将这位三次误删Google官方Blog的员工开除吗?又或者Google招了那么多喜欢删除Google官方Blog的员工?

虽然目前只有Google官方Blog受到影响,但一想到我的Blog也是托管在存在这么个大安全漏洞的BlogSpot上就感到不寒而栗......不知Google什么时候才能修复这个安全漏洞,而不要每次都可笑地被解释为“误删”呢?难道以后Blogger用户托管在BlogSpot上的Blog出了事,Google也要说是它的员工“误删”的吗?

Update:Philipp向Google寻求解释,不过他得到的回复让我对Google忽悠人的功夫的境界有了一个更加深切的认识,Google的回复如下:

Whoops! We accidentally classified ourselves as spam, and our ever-perceptive Blogger settings caught us. The Custom Search Blog has since been restored, and we’re taking steps to ensure this doesn’t happen with other Google blogs in the future. Other Blogger users can make sure this doesn’t happen to them.

大意是说其意外地将自己列入了Spam List中,所以才造成了这个问题?我晕,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Blog被列入Spam List只是在发表文章时需要输入验证码罢了,最多也就是使Blog无法被其他人访问,从来没听说过会将全部文章删除并自动生成一篇新文章(Google Writer已经研发完成了?)。

2007年8月6日星期一

多重视角的搜索结果

Google的CIO(首席信息官)Douglas Merrill认为“搜索是信息经济的氧气”,但要在搜索引擎中找到一个不同意见的议题和一个平衡的答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大部分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反映的是最突出的意见(即最热门的、支持率最高的)。因此一些不被支持的意见由于缺少关注,很难能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列。尽管他们确实存在于互联网之中(via GOS)。

这似乎并不符合Google的“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的使命。没错,按照Google目前的技术和进展,所有信息的确有可能被Google转化为数字信息并被其索引。但这并不意味着Google整合了这些信息,仅仅是被索引,充其量也只是在理论上存在可被检索的可能性。但按照Google目前的搜索结果排序算法,如果这些被索引的信息受到的关注度很低,而又存在类似的关注度很高的信息,那基本上是不可能能被检索得到的。尽管这个信息可能十分有价值,但其却不能被人们所获知,这种情况当然不能算是已完成整合。

不同的意见和视角可以使你激发出新的创意和进行创新,Douglas Merrill介绍说在Google内部鼓励员工之间交换不同的意见,并尝试寻找和保护好的创意。最好的创意并不明显意味着冒风险,如果Google能利用自己的专长来在互联网上寻找创意并不试图进行掩藏,这将会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可以说Google目前的搜索结果排序算法已经开始显示出其不足,Google的排序算法应该可以算是源于大热门效应,因此在这个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已经开始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不足。和所有的基于大热门效应的服务类似,受到的来自长尾需求的威胁越来越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其它搜索引擎中目前也仍未有能将长尾需求完善的,反而目前主流搜索引擎中只有Google推出了个性化搜索引擎。尽管目前Google的个性化搜索引擎仍未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从Google对其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Google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可谓掌握了下一代搜索的先机。

但我认为个性化搜索引擎仍然未必能满足这种多重视角的搜索结果的需求,要满足这一需求,Google不仅仅需要对用户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和分析,还需要对核心算法做一次极大的改动。或许当这两者都接近完成时,长尾信息时代就真的到来了。

2007年8月4日星期六

保护你的Google 帐户的安全

Gmail Hacker:Robert Graham

图片上的男子名叫Robert Graham,他正在向现场观众演示他如何成功侵入基于Web的电子邮件应用(如:Gmail、Yahoo Mail)。或者用IP地址和用户名登录Hotmail而无需任何密码。感觉很恐怖?不过这确实是发生了。他是通过使用一些叫Ferret(用来复制Gmail的cookies到他的电脑)和Hamster(用来在他的浏览器使用这些cookies)的嗅探工具来做到的。

不过虽然存在安全漏洞,但这个漏洞也不是没有办法抵御的。Robert的方法只有在你使用HTTP模式访问你的邮箱时才有效。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永远使用安全登录模式。

此外当你使用Wi-Fi接入互联网时,使用https://代替http://。以下三种方案都将使该安全漏洞失效,以达到保护你的Google 帐户的安全的效果:

  1. 使用这个URL来访问Gmail
  2. 使用这个URL来访问iGoogle
  3. 使用基本 HTML视图的Gmail

此外,如果你是Firefox用户你可以通过安装CustomizeGoogle扩展,CustimizeGoogle将确保你在忘记使用https://访问Gmail时仍然使用https加密模式来访问(via Amit)。

不仅仅对于Google的服务如此,当网页有https版本的时候我都推荐使用https版本来访问。不仅仅是由于安全性更高的原因,也是因为https版本的数据是使用SSL协议加密的,因此和http版本的明文数据不同,无法被GFW进行关键词审查。曾几何时维基百科被封期间还可通过https的版本来访问呢。

Update:感谢mjjin告知,Lifehacker开发的Firefox扩展--Better Gmail也有自动进入https版本的功能,此外Better Gmail还整合了不少优秀的Gmail Greasemonkey脚本,推荐使用。

2007年8月3日星期五

Google将融入更多个性化搜索元素?

Suggest URL for the Search Result(为完善搜索结果推荐网址)

这是Mike Grehan偶然发现的一个新的Google搜索结果页的界面原型。当在Google UK中搜索"digital cameras"时,他发现页面底部有一个类似类似Plus Box的新特性。如果你对当前的搜索结果不满意,点击展开后你可以在输入框中填入一个你认为是最适合的网页的URL,Google将把这个网页置于搜索结果的顶部。

我想这应该算是Google尝试让搜索引擎融入更多的个性化元素,以及使人在搜索引擎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吧。Mike Grehan表示这个功能不仅仅是一个摆设,如果你输入一个URL并提交后你下一次搜索时顶部的搜索结果就已经更新为你提交的URL并使用星号标记了(via GOS)。不过关于这个功能我有几个疑惑:

  1. 如果提交的网页没有被Google收录那提交之后是否能即时(或在短时间内)生效,如果能生效那是如何处理,只显示一个没有摘要信息的条目?我觉得不大可能会为了在这里提交的没有被收录URL而调整Googlebot的抓取优先级,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功能肯定会被许多搞SEO的大量利用。
  2. 如果这个功能是基于个性化搜索的,那是否会提供一个服务用来管理自己提交的URL和重置个性化搜索。
  3. 该功能的面向对象只是个人吗?还是已有算法专门针对这些被提交的URL进行加权等计算?这些被提交的URL是否同样将影响其它用户的个性化搜索结果呢?

不过我不看好这个新特性。我认为个性化搜索的最好的实现方式还是Google能够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并且结合用户个人、群体特性等因素来生成一份用户档案并根据其来为用户调整搜索结果的排序。我认为只有当这种个性化推荐/过滤系统完善之后,个性化搜索的最大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用户推荐的网页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他看过的关于这方面的网页中最好的(但我很怀疑这种情况能否出现),而只有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并结合用户个人、群体特性等因素的推荐/过滤系统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最理想的效果如何体现?当Google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时就是达到这个效果的时候了。

2007年8月2日星期四

Google关于移动空间的宏伟计划(内含关于Google Phone的大量细节)

上一次有关Google Phone的消息曝光后,关于Google Phone的消息沉寂了一段较长时间之后,华尔街日报上有一篇关于Google计划如何赢得移动广告市场竞争文章。其中揭露了不少关于Google Phone的重量级信息哦(至于真实度我就不清楚了)。

Google已通过计算机用户赚得了数十亿美元的互联网广告费,Google现在正在与无线运营商洽谈为Google的移动服务定制手机。包括它的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和一个新的移动网络浏览器。正如人们所熟悉的计划,Google想要占据一大块快速成长中的手机广告市场。

Google Phone处于规划阶段这一流言已经传播很久了,人们所熟悉的说法是消费者最早在明年之前都不可能得到它。Google Phone项目远远超过Google现有的合作项目,包括基于手机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移动应用(如:移动版的Google Maps)。

Google正在草拟Google Phone的规格以用于展示Google现有的所有移动应用的最高水平。Google正在波士顿的一个设施中进行大量的开发工作,Google Phone将工作在一个新型的非常先进的手机网络浏览器上

Google与许多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且Google的服务大部分都有提供手机版本。但当你能控制手机的软件(移动浏览器)和硬件(实际手机)时,改善用户体验将变得容易得多。不过尚不清楚该手机是否会有Google的Logo(也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由Google独立开发的Google Phone)。

在Google已经制定的规格中,建议的设备包括可用于拍照和录像的相机,以及内置Wi-Fi无线网络接入技术,供用户在机场、咖啡厅和饭店等提供了Wi-Fi无线网络的地方上网。同时规格中也建议手机设计为运营在目前最快的3G移动网络下,确保网页可以被快速下载。此外Google还建议手机内置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来为车载用户服务。

那些曾经见过Google Phone原型的人表示,Google Phone并不像iPhone一样是一种革命性的产品。其中一种设计是类似Nokia的那种滑盖手机,另外一种设计则类似于Treo和黑莓手机。现在尚不清楚Google将和哪家厂商合作生产Google移动设备。用户熟悉的传闻是韩国的LG电子曾经与Google进行过洽谈中。

Google表示如果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同意其提出的条件:

  1. 用户能够使用任何应用、服务和设备
  2. 第三方能够购买无线服务和联通的无线网络

则打算竞标700 MHz频段的无线频谱。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只同意了关于关于用户的条件,因此Google尚未决定是否参与竞拍。“我们都不喜欢现行体制把你困在无限服务计划中,限制你可以使用的手机和PDA(掌上电脑)的类型,组织你从网上下载和使用你所选择的软件,并收取巨额终止服务费用,如果你设法脱身。”

但愿Google Phone将拥有同样的开放性,允许你改变你的搜索引擎提供商、你的浏览器和你的邮件客户端。如果他们成功并且Gooele找到一个巧妙的方式来在移动空间中展示广告,则该手机及其附加服务可获得大量补贴(via GOS)。那该手机很有可能将延续Google的低价政策,甚至有可能在广告收入成熟稳定后免费提供。只是这样Google的隐私触角就将延伸到互联网之外了,Google和其广告业务将真正成为无处不在。

FeedBurner新增自我发布(Self-Publishing)广告系统

FeedBurner Logo

FeedBurner推出了新的选项供你更好地发布Feed广告内容,并且提供了新的更好的货币选项。Google对FeedBurner的收购显示出了一种反常的快速反应速度,不仅在上个月将其与Blogger整合,还如此迅速地就为FeedBurner的广告业务做出了改进。

现在FeedBurner已经可被视为一个Feed广告发布工具了。利用自我发布(Self-Publishing)广告系统,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动态广告单元,并将它们放置在你自己的Feed Ad Netword以及将其推出。FeedBurner将把你的广告传送给其它FeedBurner Ad Network的成员(via Mashable!)。

这样FeedBurner已具备了一个Feed AdWords的作用,不过我想不需要多久FeedBurner的Feed广告业务将不复存在,将直接整合入Google AdSense for Feed中。

此外我发现Google 网页搜索与Blog Search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现在你在Blog更新后,Google 网页搜索中索引的你的主页的信息会即时更新,并且在最后更新时间中会精确到分钟进行显示。

Google Search Result(搜索结果)

2007年8月1日星期三

Google将要和补充材料永别,好事还是坏事?

相信对搜索引擎有一定了解的用户都会知道Google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的出现是由于Google将索引数据库分成了两个。一个是常规结果的主索引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Google搜索结果中没有被标记为补充材料的网页数据。而另外一个索引数据库则包含了一些Google用来补充主索引数据库的网页,在这个数据库中的网页一般只会出现在搜索用的关键字较多或一些冷门关键字时,主索引数据库的搜索结果不足才会出现被标记为补充材料的网页。

补充材料始于2003年,在当时进入补充材料基本上就等于被Google打入冷宫了,因此是SEO的大忌,每位SEOer都在想方设法地逃离补充材料。而会被Google列入补充材料的网页普遍的原因是内容复制以及缺少足够的外部链接数量。不过如果要从结果来看的话还有一个特征,网址通常包含了一大堆复杂的参数(比如BlogSpot的搜索结果的URL)。被打入补充材料后网页不仅在常规搜索结果中出现的几率降低,而且被Googlebot再次抓取的周期也会变长,因此即使该网页进行了重新优化,逃离补充结果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不过在去年年初Google的数据中心升级纸Bigdaddy后,补充材料的地位有所改变。Google改变以往的索引网页方式,Google的索引策略变为了将整个网站的所有网页都尽量包含在索引中。不过一些以前没有索引的网页在加入索引数据库后普遍都成为了补充材料,哪怕这些网页都是原创网页也难逃厄运。不过因为改变了索引策略,Google对待补充材料的态度也不同了。补充材料的出现几率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除了一些特别热门的关键词外,补充材料经常可以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乃至第一位中见到。并且Google也缩短了对补充材料的再次抓取周期。

不过Google认为这还不够,毕竟补充材料的权重相比起常规结果还是要低不少,始终只是以补充的身份出现。但如果用户需要这些补充材料时,这些补充材料很可能无法出现在搜索结果中或排名极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效果,Google在Official Google Webmaster Central Blog中宣布,Google决定将补充材料与常规搜索结果的索引数据库进行整合,使补充材料进入常规搜索结果,确保每次搜索都能直接查询补充索引数据库的内容,并且预计这个目标会在今年夏天达成。

由于以后补充材料将成为Google搜索的常规结果的一部分,所以Google决定去除对URL进行补充材料的标识。补充材料从此成为历史。这对于用户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补充材料进入主索引数据库,用户可查询到的内容更多了,自然搜索质量也会带来提升。

但是对于SEOer来说则未必如此了,尽管少数一些被误标识为补充材料的页面将得到一个较好的排名,但大部分被列入补充材料的网页,即使脱离了补充材料也同样无法获得一个好的排名。并且由于补充材料进入常规搜索结果,相信Google的排名算法将会做出一定的变动,这将会造成排名的一次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也会引起SEO策略的较大改变,SEOer又将开始新的SEO探索。此外补充材料消失后,SEO也缺少了一个鉴别网页优化工作的标准了,这同样会给SEO带来困难。SEOer们又要开始一场与Google之间的顽强的斗智斗勇的战斗了。Google要和补充材料永别,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2007年7月30日星期一

MOMA Next:Google的内部网络搜索引擎

Google Enterprise Blog展示了一张MOMA Next的截图。MOMA Next是一个实验中的Google内部网络的前端搜索引擎。Google使用其自身的搜索应用工具索引了超过100万的内部网络文档数量。

MOMA Next:Google Intranet Search(Google内部网络搜索)

Google的员工可通过这个与Google网页搜索类似的熟悉的界面,来轻松获取各种数据,如:联系人、共享书签等。不幸的是,正如你所见,该网页的设计杂乱不堪,要使用其进行搜索并获取需要的信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MOMA是Google内部网络的名称。一个前Google员工对MOMA的描述

“MOMA是为工程师设计的,在最初几年,它的主页全无美感增强,这不利于提供必要的信息供Google运作。它稠密、散乱且满布了那些难以理解,但对于数据饥饿而言具备了高营养价值的号码。MOMA展示潜伏期间,热门的搜索词汇、Google自己的设备的交通统计,在这一切的中间是一个有着以各种木偶人物名称标记的各种颜色的线条的大型图表。”

这里有另一张来自zakattak的使用MOMA搜索的截图(via GOS):

MOMA Contact Search(联系人搜索)

从Google将MOMA Next的情况公布在Google Enterprise Blog,并且对截图进行了说明这一举动看来,MOMA Next很可能将成为Google面向企业的一项搜索服务。此前Google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向都不会公布内部产品的信息的。相信这是一个预热举动。不过现在该服务连UI都还没搞好就公布,是否操之过急了呢?

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Google收购ImageAmerica 用以改进Google Earth的图像质量

Google LatLong(Google Earth/Maps的官方Blog)宣布Google收购了ImageAmerica。ImageAmerica是一家使用一些有趣的技术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的公司。在1998年的时候,ImageAmerica致力于通过开发一个独特的新技术--全景数码成像技术,来改变过时的行业方法。自那以后不久,ImageAmerica推出了基于该技术的世界上第一个商业高分辨数码相机系统。今天,该DDP-2相机专利仍然是世界分辨率技术的领导者,并且比起最接近其的竞争对手高出了近两倍的分辨率。这种高分辨率技术的能力以及ImageAmerica专有的软件是ImageAmerica快速和有效地提供大量图片数据的关键。

ImageAmerica在被Google收购之前,业务包括提供更新的和新的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imagery)共地理信息系统(GIS)使用。客户一般包括市、县、州和联邦政府实体伴随的商业企业。

“我们的数字正射技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利益组合,包括覆盖面积大、分辨率高、国家地图精度标准(NMAS)的准确性,交货快且成本低。”

备注:根据这个站点的说明,数字正射是对空中图片进行处理,以保证获得正确的尺度和图像,通过进行移动来补救地形变化和照相机倾斜。这样目标位置出现的图像就能代表其真实位置(坐标)。

“我们的榉星舰飞机(IwfWcf:Google Translate的翻译结果,我不知道是什么......)为DDP-2(直接数字全景)系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能够飞得高、速度快且极其稳定的飞机给予了我们优化照相机系统的能力。”

此外,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后的高分辨率图像就是由ImageAmerica提供给Google和其他公司的。这些图像使得人们可以辨认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市的影响范围,并对受灾人民提供援助帮助。一份新闻稿对ImageAmerica提供的这些图像的描述是“新奥尔良市及其周边地区700平方英里的高质量的6英寸空中数码图像,于24小时内被抓取”。所以Google依靠Google Earth,在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后为营救工作作出巨大共享而获得的特别贡献奖里,ImageAmerica应该占了很大的一份功劳。

不过希望能尽快在Google Earth/Maps上看到利用ImageAmerica的技术改善的高质量图像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Google表示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该技术为Google Earth/Maps图像带来的改进效果(via GOS)。

虽然ImageAmerica将自己说得如此牛逼,但我未曾亲眼看见过其技术带来的具体图像效果(也许看到过但不知道?),无法证实其宣传稿件的内容的真实性。不过相信能被Google收购,必然不会是泛泛之辈的(又或者这只是Google因为钱太多,而又一次为了扫除潜在对手进行的收购行为?但根据ImageAmerica目前的业务来看又似乎不太像)。而我目前对Google Earth最大的愿望就是,Google Earth中中国的卫星图像的分辨率能达到美国的标准......